论“在吗?”的虚无性

14日下午5点,一冷清店铺收到“在吗?”,回复其后,无回应。次日,此人再次问“在吗?”,礼貌回复后,仍无回应。接下来几日,他就像个定了时的机器人一样,到点就问“在吗?”。简直是场行为艺术,以上是一朋友的经历。

自从成为一名“店铺客服”后,我对这个问句变得愈加反感。其虚无性表现在,如果那人在的话,会立即回复,且回复的内容大致意思就是“干嘛”,接下来问“在吗”的人就开始说事,如果不在,任你怎么抖屏,也得不到任何回复。既然在发完“在吗”后得到的只可能是以上两种情况,那为什么不直接说事?

对于问“在吗”的客户,我一律回复“说”,够简洁。直到我同样遇到一位做客服的客户。在收到我回复的“说”后,他立马开始指摘我的服务态度有问题,是个没专业素质的垃圾客服。从我们的第三句对话开始,谈话的内容就从要买什么转变到“客服的自我修养”,他希望得到的回复是“亲!本店全国包邮,上架都有货”并附上一个飞吻表情。这是他想要的。在这次关于客服用语的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大辩论后,我的回复变成了“请说”,算是我的一次妥协。我要强调一点的是,本行业所有从业人员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淘宝客服人员,所以不能以口不离“亲”那样的标准要求他们。我见过一家将实用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店铺(也是IT业),其旺旺签名写着,“七句对话后无购买意向,不回复”,意思就是他只允许客户向他问七个问题。有些唠嗑的客户问起来还真是没玩没了,变着法摧残你。“你是不是骗子”“要是你骗我怎么办”“要是我被你骗了怎么办”靠!碰到这样的客户还真没法做生意了。

有些人说,如果不发“在吗”,我不知道如何开始一段对话,“在吗”是个opening。

前几天,一个五年没联系的同学发我“在吗”,我的第一反应是他账号被盗了。第二个反应是,我怎么还没把这个人删除了,于是就删掉了。


已发布

分类

作者: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