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未来工作》

大部分案例都是关于互联网零工经济的工种。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已经在做自由职业的人来说没有多少启发,很多故事都正在发生,大家都耳熟能详。以下为书摘:

创业即联通、创造和发明系统——无论是企业、个人、创意还是流程。工作即遵守别人创造的操作系统的行为。
想听令于别人而工作的求职者人数正在成倍增长。

人类习惯于生活在线性的生物世界。
正在变得越来越抢手的工作,是懂得和处理复杂与混乱的系统——创业。指望运用最佳实践的人,在多数企业中都无法促进企业的增长,所以受到了冷落。在可以运用最佳实践的情形中,他们又会很快被机器和全球化的劳动力所取代,并面临于此二者的竞争。
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或在从事不需要学士学位的工作。2014年法学院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连续第六年下滑。看来知识已经不比100年前,不再是稀缺资源了。
巴菲特:分散投资是对无知者的保护,如果你了解你所做的事,分散投资便毫无意义。
我们避免做出抉择,常常不是因为这会带来不利的结果,而是因为结果是未知的。
许多人反对创业是因为他们认为创业成本很高,或是需要大量前期资本。有意创业的人会设想自己必须购买大量实体设备招聘员工,租用办公场所。对于为数众多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说,情况已经不再如此了。
如今许多成熟的创业者都是从兼职做自由职业开始的,然后过渡到咨询或全职自由职业,有的人则选择了发布自己的产品。
作为人类,我们热爱劳动,但厌恶劳动的义务性质——以工作为基础的模式。
回顾过去几十年,有关人类根本动力的各种研究及史例,我们会发现归结起来有三种动力:金钱,自由和意义。金钱其实只是一般物质财富的一种代替物,但也是一种相当准确的代替物和交换媒介,然而一旦获得一定程度的物质财富——研究普遍引用的标准是个人年收入达到75000美元左右,金钱对我们产生的激励作用就会大大减少,此时人们会利用了两种核心动力是意义和自由。
除了工作,另一种选择是创业。创业所依据的是快车道法则。其核心是侧重于快速创造无需持续直接干预也可以增长的资产。
如果一个人担心自己入不敷出或没钱交房租,他便无法充分发挥创造力。
一名受访的艺术家表示,为别人创作作品时,创作就变成了工作,而不是乐事,为自己工作时创作能带来纯粹的快乐,我可能会忘我的彻夜工作,在创作受委托的作品时,你必须克制自己,要小心翼翼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最有才华、最有抱负的年轻人,在自认为不能在岗位上人尽其才的时候会自我退化,以适应职位需求。
在纳粹集中营中,为什么有的囚徒活了下来,有的却不幸丧命?他见到同样的情形一再上演,一旦一名囚徒发现自己的家人已经去世,他往往会紧随家人的脚步离世。对于将家人看作人生意义的囚徒来说,一旦得知家人不会在集中营外迎接他们,集中营的折磨便无法承受。根据自己的观察,弗兰克尔在其著作《追寻生命的意义》中创立了意义疗法理论,不同于其他动机理论,例如弗洛伊德的求乐意志或尼彩的求权意志,弗兰克尔发现人类的根本追求是意义。在集中营无法追求权力和快乐,却有办法寻找意义。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