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有这样一种风潮,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在大学时期就开始学车了。我在读书时从没产生过学车的想法,因为那时觉得即使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不见得买得起。当时有朋友问我学了吗,“乘现在便宜,赶紧的”。学费低可能是一个因素,但是我看到在本地区,学费那么高,学车的积极性还是那么大,几乎每次去驾校都看到挤满人在报名。即使学完后,常年不碰车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如果只是买一辆代步的汽车,那是有很多负担的起的选择的。
除非我未来3个月内会买车,那我才去报名学,因为大部分人都是2个月学好的,结果我学了4个月。所以车是早早的就看好了,拿到证第四天看车,第八天提车,提车五天内在家院子里磕碰了3次,第三次有点惨烈。我以为自己撞的,保险公司是不赔的,问了下销售员,立马叫我还原现场,向保险公司报案(其实是早上撞的,下午还原现场,谎称是当下撞的,汽车出险索赔的一种常见方式,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策划出各种骗保方案)。结果我这太远,那天又太晚,定损员不想来,我就拍了这张照片给他,走了无现场的快速理赔通道。结果第二天早上就把赔款转到银行卡了,真的是很快,也可能是事故本身不复杂,不严重,所以可能很快处理。网友们都是这样安慰保险杠撞了的:保险杠,一块塑料,就是拿来撞的。所以,我打算什么时候把它完全撞掉下来了再去换个。
说下买车经历,销售员报价都很不诚实,第一次询价基本都是报厂商指导价,买前可以到汽车之家里查看其他人购买的价格,形成自己的心理价位,总是拿全国最低报价去要求本地车行也卖这个价是不现实的。我很讨厌砍价,直接报了个较低的心理价位,结果他登记了下我的信息和报价,说会留意。剧情要是继续发展下去,就是他再报价,我再还价,来来去去,非常讨厌。很巧,去的第二家车行有个和好车网合作的团购活动,号称活动当天的报价是本地全年最低的价格,那款车在参与活动中的车中优惠力度最大,降7000,但实际上,其中3000是国家的节能补贴,3000是活动之前车行本来就有的优惠,所以,它就是优惠了1000元而已,营销的手段还是很有欺骗性的。参与这类O2O网站举办的团购活动的好处是,价格谈判由网站负责,另外,网站送的东西不少。那天居然出现了排队付定金的“奇观“,刚开始我以为他们是托呢。我是很抗拒在车行买保险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车行会额外收费,销售人员也不避讳说有提成,他们说服客户在车行买保险的说辞通常是:在他们这保险可以更方便办理其他的手续,或是提供一条龙服务。如临牌的办理,由于多数客户是首次买车,这些手续自己办确实很头痛,所以会答应。我算了下,确实比网上保险贵了500左右。另外说个事,三责(第三责任险)保险最低档是20万。当时跟销售员们一起坐车去付款,他们聊的不亦乐乎,其中聊到一个比较奇葩的客户,他可能是不了解保险额度,或是销售人员利用了他的无知,这个客户的三责投保了100万,这样的话,保费就显著提高了,销售人员的提成也会多很多。销售员们还开玩笑说他是要开车上路“打保龄球吗”。高额三责险的出现是因为路上豪车多了,碰一下就好几十上百万,为了降低撞豪车赔付的压力而投保高额三责险多数人都觉得没有必要,还是自己多加强驾驶技巧,安全驾驶为好。一般认为30-50万的额度可以了,我投的30万,据我了解,很多人投50万。
如果是在本地区买车本地区上牌,那上牌交税车检这类手续基本都有车行的人陪你完成。如果不是,像我这样A地买B地上牌,那就统统自己搞,上牌前的手续是,先交车辆购置税,后车检,最后办理上牌手续。税在国税局交,资料带齐,很快完成。我以为车检上牌都在车管所弄,那天临牌过期,为了避免被抓(无牌驾驶扣12分),早早的把车开到车管所,等他们上班。结果说在另一个专门做车检的地方,我又无牌驾驶到车检的地方,所幸这里抓的不严。车检的过程也很随意的,资料给他,其中一个细节的东西是,新车里有两个印刷有条形码的粘贴纸条,这个纸条车检时要贴到资料上,我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差点把它扔了。车检时就开个引擎盖,我当时因为不会开引擎盖被鄙视了一下,结果旁边一个人帮我开的。车检后,带着资料上车管所上牌,填个收车牌的地址,车牌3-7天寄来,这个全国不统一,有些地方直接帮你安装车牌。上牌手续搞完后在机器上选号码,这里又有个有趣的事,原来有专人在机器上守候刷“吉祥如意“的车牌(看起来是车行的人受客户委托),那速度,就跟秒杀宝贝疯狂刷网页一样。可以网上选车牌,但是网上选号的最后一步要用到激光打印机打印凭证,有点麻烦,我就去车管所机器上选了,他们刷完后,没有他们中意的牌子,其实我看了下,有不少不错的。
我一开始就打算是全款付完的,因为没固定工作,没有收入证明,做淘宝的,在银行看来就是没信用的人。结果销售人员硬是推荐我做按揭,现在这种宣传时说0利息车贷的贷款多得很,但他们会另外收一笔手续费,真是恶心,实际上就是利息。大部分汽车厂商都建立了专门的金融公司,专门向客户发放汽车贷款,利息比商业银行要优惠。我算了下,其实这个方案不错,我的信息都是填之前工作的那家单位的,还串通家人假扮经理,放贷公司打电话来跟我核对信息时,我还觉得自己说的有挺多漏洞的,结果这样都能通过审核,所以,车贷也不是个问题。
在看车的过程中,心态上有个明显转变,刚开始只看合资车,跟多数人一样看不起自主品牌。因为预算比较有限,合资车都只能买紧凑型乞丐版的,小型车也在考虑范围内,后来了解的多了,发现合资的小型车太寒碜,紧凑型乞丐版的,那就是个壳。自主品牌的配置一般都比较丰富,也就靠这一点吸引买家了。从品质和口碑来说,当然还是合资品牌有优势,我也就看中这么一款自主品牌的车(长安逸动),另外一款长城哈弗H6也是不错,最终选择了前者。这个转变就是买车的目的从带有功利性过度到关注功能性,我觉得这是一个屌丝应该要有的正确心态,如果有足够的资本,那就不会面临是买自主品牌还是合资车的问题,面临这个问题的都是不上不下的屌丝,所以我劝现在面临这个问题的人多看看自主品牌。这也是为什么保险杠撞了,我不打算修的原因,因为完全不影响车辆的驾驶功能。
如果在市区上班生活,那我不会买车,现在路况这么糟,开车是件闹心的事。生活在农村,反而需要一辆车代步,出行不容易。以前做公共交通的时候,觉得挤、陡,舒适性太差,无论是看书看手机还是睡觉都很难受;自己开车的时候,感觉累,而且觉得挺浪费时间的,有时思考一件事,要么对外界的状况反应变慢,要么总被打断又注意到路况上。有次红灯反应变慢,直接过线停到了路中间,好尴尬。好在城乡结合部很少有拍照。
车载的GPS体验很差,可以买外置的或是直接用手机地图。蓝牙是挺有必要的功能,接打电话方便。车顶天窗可有可无。牵引力控制、刹车辅助、车身稳定控制,是必须要有的功能,严重影响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自动启停技术在国内算是个高端功能,这个功能最早是因应欧盟加强环保制度而生,主要就是节省燃油减少排放,国内驾驶员的习惯是把他关了,因为开启后起步会慢半拍。
(据我后来观察,4S店几乎每月都做各种形式的团购促销活动,要是哪个销售员跟你说,这次活动的价格是全年最低,那绝对是胡扯)
最后重申一句:一辆能开的车,你是可以拥有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