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一个特点是,所有人物没有具体名字,全部使用高度概括的社会身份来命名。如孩子、作家、学者、教授、音乐、宗教、实验(员)、军人、上边的(指上层官员)等。后半部分的故事激烈点。总得来说,没有《受活》、《丁庄梦》来得匪夷所思。可能是因为吃人、炼钢的故事在以前已经有所耳闻的原因。
书籍的受众还是太少,网上流传的几分钟看完某某电影、电视剧的短片很多,很受欢迎。但却很少见到“700字看完《西游记》”这类标题的文章,很多时候想看看书,就是因为太长而放弃,所以,把书籍内容浓缩成几百上千字的,确实是件为人民服务的事。
这本书没能在大陆出版,我拖朋友帮我找的。这本书名一直在他的购物清单里,很久后他最终在台湾诚品书店买到。我本想要是读完后足够震撼,我就把它扫描出来小范围内分享,380页可不少,现在读完没这个动力这么做了。
以下是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背景:由于炼钢,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为了能离开这个改造人的鬼地方,我和上边达成了一项约定,我宣称可以种出玉米粒大的小麦,如果实现,上边就让我回家。我用自己的血水灌溉庄稼,小麦茁壮成长,散发出一阵血香味。在小麦长势旺盛的时候,一场自然灾害使我损失了一多半的庄稼;我日夜守着庄家,在一个白天睡了一会儿,醒来时,又有一些小麦被成群的麻雀破坏。仅剩的几株小麦马上就可以收割了,我丝毫不敢再离开这小麦半步了,我需要请上边的人来见证玉米粒大的小麦。离开前,我用报纸衣物把所有的小麦掩盖起来,一路快去快回,等所有人要见证这一刻时,全部的小麦被人偷走向上面邀功去了,小偷留了字条“来年所有人都要用自己的血水灌溉庄稼了”。这个故事是本书中最虚实结合的。炼钢的故事也像这种模式,在屡次失败中行进。环境场景人物细节描写特别多,有时看两三页都没多少故事进度,有些句子会出现完全的重复,就为了达到强调的效果,这种描写有利于复原读者对当时环境的想象,但我真心不太喜欢。
作家写了本《罪人录》,记录所有在九十九区里改造的人的一言一行,这些记录会被送至上边查看,其中记录了音乐和学者通奸的事,作家因此得到奖励,音乐和学者被批斗惩罚。作家写《罪人录》的事被大家知道后,成了公敌,被揍了一顿,音乐和学者不计前嫌,在苦难中为了活着苟且。音乐为了粮食(半袋炒黄豆、一个黑馍或半个细粮白馍)跟上边的军人进行性交易,这事又被作家得知了,作家偷了音乐换来给学者的粮食,像寄生虫一样蚕食宿主的营养。音乐在性交中吞食炒黄豆被噎死,作家内疚不已,产生了一个念头,割了自己的腿肉,煮了给学者吃,他觉得只有这样,内心才能得到一丝慰藉,在学者吞咽煮肉的过程中,作家得到了救赎,并把另一块肉用剪刀剪成肉丝与音乐一同埋葬。在他俩埋了音乐回到区院后,所有的人都开始吃人肉了,所有的尸体都被截肢。
一个人要怎么把自己钉到十字架上?首先在右手边钉好钉子,尖锐部分朝外。右手用钉子把双脚和左手都钉好,然后使劲用右手砸向事先钉好的钉子。本书中的人物,孩子,就是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发表回复